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4-05-09 09:00
阅读:
答辩人学号 | 答辩人姓名 | 专业 | 论文题目 | 导师 | 答辩委员会主席 | 答辩委员会委员 | 答辩秘书 | 答辩时间 | 答辩地点 |
202011106010031 | 黄园 | 材料制备与测试技术 | 纳米诱导血管内皮渗漏可控可逆的新型智能纳米给药系统的构建 | 武利民 | 黄卫华 | 黄世文、张志凌、李斌、刘志洪 | 高雅 | 2024/5/12 8:30 | 化院D320 |
202011106010032 | 金云霞 | 材料制备与测试技术 | 光/酶催化燃料电池自供能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分析应用研究 | 王升富 | |||||
202111106010075 | 席晓雪 | 材料制备与测试技术 | 金属基纳米酶的制备及其分析检测和抗菌治疗研究 | 王升富 | |||||
202121106012025 | 何孝 | 化学 | 稀土和过渡金属离子掺杂双钙钛矿型锑酸盐荧光粉光致发光性能研究 | 李玲 | 陈云 | 马睿、彭湘红、王峥、李焰 | 刘红英 | 2024/5/12 8:30 | 化院D513 |
202121106012049 | 陈驰 | 化学 | 含氮苯稠杂环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应用研究 | 王峥 | 马睿、彭湘红、刘晓光、李焰 | ||||
202121106012053 | 秦良雨 | 化学 | 复合型阻燃聚氨酯硬质泡沫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李焰 | 马睿、彭湘红、王峥、刘晓光 | ||||
202121106012070 | 张启 | 化学 | 琼脂糖型导电水凝胶的制备及其用于柔性应变传感的研究 | 刘晓光 | 马睿、彭湘红、王峥、李焰 | ||||
202123106010003 | Zahra Syeda Duaa | 化学 | Preparation,Crystal structure Analysis,study of PL properties,and site occupation ABO3-Type phosphors | 李玲 | 马睿、彭湘红、李焰、刘晓光 | ||||
202123106010004 | Kamran Muhammad | 化学 | 掺杂剂在A2BCO5型无机化合物中的格位占据研究 | 李玲 | 马睿、彭湘红、王峥、刘晓光 | ||||
202121106012033 | 黄诗琪 | 化学 | 便携式比色/电化学发光双信号纸芯片快速检测黄曲霉毒素B1 | 张修华 | 黄卫华 | 黄世文、张志凌、李斌、刘志洪 | 高雅 | 2024/5/12 11:00 | 化院D320 |
202121106012056 | 吴先顺 | 化学 | 金属硫化物光催化自供能传感器用于p53基因和四环素检测 | 文为 | |||||
202121106012034 | 李明珂 | 化学 | 基于脂质体包埋-释放策略的单颗粒碰撞电化学传感器检测循环肿瘤细胞 | 伍珍 | 2024/5/12 13:00 | ||||
202121106012041 | 胡晴 | 化学 | 可逆的近红外二区金纳米簇荧光探针用于急性肾损伤成像监测 | 肖艳 | |||||
202121106012042 | 李志强 | 化学 | 基于COFs信号探针的放大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用于检测microRNA-155 | 王升富 | |||||
202121106012044 | 朱小红 | 化学 | 金属-共价有机框架级联纳米反应器在糖尿病伤口愈合中的应用研究 | 熊华玉 | |||||
202121106012046 | 袁玉莹 | 化学 | 双金属功能化共价有机框纳米酶的制备及比色分析应用研究 | 文为 | |||||
202121106012048 | 鲍杉 | 化学 | 电化学发光成像阵列纸芯片的研制及其真菌毒素快检应用研究 | 陈苗苗 | |||||
202121106012050 | 钱慧 | 化学 | 基于 CRISPR/Cas12a的级联放大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构建及其在病毒 DNA检测中的应用 | 王升富 | |||||
202121106012097 | 郑海林 | 化学 | 富本征缺陷二硫化钼传感器检测环境污染物PCB28 | 张修华 | |||||
202121106012107 | 杨洪影 | 材料与化工 | 基于DNA四面体和COFs纳米探针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构建及其在疾病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 | 王升富 | 李春涯 | 凌飒、王鹏、朱成周、吴康兵 | 熊华玉 | 2024/5/12 14:00 | 化院D415 |
202121106012111 | 程莎 | 材料与化工 | 比色/光热双模式层析试纸条的构建及其在病毒核酸检测中的应用 | 文为 | |||||
202121106012116 | 周翠玉 | 材料与化工 | 碳纤维纳米电化学传感器原位检测单活细胞内多巴胺 | 伍珍 | |||||
202121106012125 | 程园梦 | 材料与化工 | 花生饼粕基植物乳酶解促稳研究 | 张修华 | |||||
202121106012129 | 陈奕丹 | 材料与化工 | 功能化共价有机框架药物载体促进糖尿病伤口愈合 | 熊华玉 | |||||
202121106012148 | 张民玲 | 材料与化工 | 电化学发光试纸条的研制及其黄曲霉毒素B1快检应用研究 | 陈苗苗 | |||||
202021106010022 | 张婷 | 课程与教学论 | 基于增值评价理念的高中化学作业设计研究 | 束婷婷 | 黎明 | 魏钊、黎丹、连培红、单长胜 | 王二飞 | 2024/5/13 8:30 | 化院D415 |
202121106011999 | 何璇 | 学科教学(化学) | 基于科学史的高中化学科学本质教学实践研究 | 单长胜 | 黎明 | 魏钊、黎丹、连培红、李玲 | |||
202121106012013 | 严桂云 | 学科教学(化学) | 基于化学开放性试题的中学生表达能力测评研究 | 李玲 | 魏钊、黎丹、连培红、单长胜 | ||||
202121106011995 | 潘晓结 | 学科教学(化学) | OBE理念下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 | 黎明 | 单长胜 | 魏钊、黎丹、连培红、李玲 | |||
202121106012017 | 秦荣芝 | 学科教学(化学) | 基于逆向教学设计促进初中生化学观念建构的实践研究 | 黎明 | |||||
202121106012018 | 杨露 | 学科教学(化学) | 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 黎明 | |||||
202121106012024 | 莫振卓 | 化学 | 用于实时监测β-淀粉样蛋白聚集的粘度敏感型荧光探针 | 潘洁 | 张志平 | 李草、江丽君、王凯、姜军 | 左路 | 2024/5/14 9:00 | 化院二楼报告厅 |
202121106012055 | 梅田恬 | 化学 | 1,4-二氢吡啶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 王凯 | 李草、江丽君、潘洁、姜军 | ||||
202121106012059 | 郭厚啟 | 化学 | 可见光介导的联烯化合物砜基叠氮双官能团化反应研究 | 王凯 | 李草、江丽君、潘洁、姜军 | ||||
202121106012142 | 张博文 | 材料与化工 | 腺苷蛋氨酸的全合成及工艺研究 | 王凯 | 姚立成、李草、江丽君、潘洁 | ||||
202121106012032 | 熊虹 | 化学 | 基于拉曼光谱和机器学习的口红物证检验及研究 | 周吉 | 石德清 | 沈爱国、林宁、张玉红、单长胜 | 高雅 | 2024/5/14 14:30 | 化院D415 |
202121106012038 | 刘欣怡 | 化学 | 深度学习结合基于BCNO量子点的比率荧光传感及其分析应用研究 | 何瑜 | |||||
202121106012040 | 韩亚雪 | 化学 | 纤维基负载纳米粒子自组装阵列基底的构建及其SERS应用研究 | 叶勇 | |||||
202121106012043 | 孙倩 | 化学 | 智能荧光色度传感平台的构筑及其对6PPD-Q的即时检测 | 叶勇 | |||||
202121106012137 | 谭聚 | 材料与化工 | 非甲烷总烃分析仪专用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何瑜 | 陈辉、沈爱国、林宁、张玉红 |
202111106010077 | 王玉 | 材料制备与测试技术 | Co(II)/Fe(III)/Cu(II)配位催化苯并咪唑基胺与芳环酮/醇构筑多氮杂环的串联反应机理研究 | 曾明华 | 李能 | 于海滨、董志兵、徐海兵、单长胜 | 赵元萌 | 2024/5/15 14:00 | 化院二楼报告厅 |
201801110600054 | 陈秋洁 | 材料制备与测试技术 | 基于2-羟甲基苯并唑类配体构筑的钴/镍配位分子簇组装过程和磁及电催化析氧性质研究 | 曾明华 | |||||
201701110600047 | 刘畅 | 材料制备与测试技术 | 含氮硫杂环功能有机分子的构效关系及光电性能理论研究 | 曾明华 | |||||
202111106010074 | 马小龙 | 材料制备与测试技术 | 高熵合金纳米催化剂的可控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 | 单长胜 | 于海滨、董志兵、徐海兵、田丽红 | ||||
202121106012104 | 张越 | 应用化学 | 定向构筑 N-甲基苯并咪唑基醇配体 Co(Ⅱ)/Ni(Ⅱ)/Fe(Ⅲ)基簇合物及其 OER/UOR 性能研究 | 胡泉源 | 于海滨 | 贾丽慧、王振兴、徐海兵、彭旭 | 赵元萌 | 2024/5/16 8:30 | 化学院二楼报告厅 |
202121106012072 | 廖胜 | 化学 | Cd(ll)/Mn(II)基吡啶-羧酸配体MOFs的构筑及玻璃化结构转变研究 | 曾明华 | 贾丽慧、王振兴、徐海兵、彭旭 | 2024/5/16 9:00 | |||
202121106012026 | 王慧娟 | 化学 | 异稀土配合物(Yb/Er与Pt/Yb)构筑策略及其上转换发光性能研究 | 徐海兵 | 贾丽慧、王振兴、彭旭、单长胜 | ||||
202121106012029 | 杜静 | 化学 | NiCe席夫碱配合物定向合成及其电催化析氧性能研究 | 徐海兵 | 贾丽慧、王振兴、彭旭、单长胜 | ||||
202121106012023 | 李佳宁 | 化学 | 邻香草醛乙二胺席夫碱金属铁钴/钴/铁簇原位重构热解机理及电催化性能的研究 | 彭旭 | 贾丽慧、王振兴、徐海兵、单长胜 | ||||
202121106012071 | 甘梅杏 | 化学 | 铬/镍铬分子簇的全温度段热解结构转变及其OER性能的研究 | 彭旭 | 贾丽慧、王振兴、徐海兵、单长胜 | ||||
202121106012080 | 张琦 | 化学 | Fe(III)/Cu(II)配位导向杂芳基-2-甲胺和杂芳基醛串联构筑氮杂芳环化合物的过程及机理研究 | 刘斌 | 贾丽慧、王振兴、刘悦进、彭旭 | 2024/5/16 13:30 | |||
202121106012087 | 廖美景 | 化学 | 氮掺杂石墨烯负载钴(簇)电催化水解和二氧化碳还原性能及机理的理论研究 | 刘斌 | 贾丽慧、王振兴、刘悦进、彭旭 | ||||
202121106012067 | 徐怡清 | 化学 | 基于水杨醛钴催化苯甲酰胺二级烷氧基化反应和吲哚氘代反应研究 | 刘悦进 | 贾丽慧、王振兴、彭旭、刘斌 | ||||
202121106012062 | 张爽 | 化学 | 多组分贵金属基纳米颗粒在电化学非酶葡萄糖自供能传感及产氢性能研究 | 单长胜 | 贾丽慧、王振兴、刘斌、刘悦进 | ||||
202121106012076 | 蒋紫薇 | 化学 | 具有单向旋转和聚集诱导发光性能的双功能分子马达合成和应用研究 | 李全 | 贾丽慧、王振兴、刘斌、刘悦进 | ||||
202121106012114 | 王澳华 | 材料与化工 | Fe2+/Mn2+/Co2+配位导向N-甲基苯并[d]咪唑-2-乙胺与杂芳基醛/酮串联反应过程与机理研究 | 曾明华 | 贾丽慧 | 于海滨、王振兴、曹荣辉、刘悦进 | 2024/5/16 16:00 | ||
202121106012124 | 周耀江 | 材料与化工 | 二维多组元金属烯的制备及氢电极与氧还原反应性能研究 | 单长胜 |
202121106012109 | 孙凡棋 | 材料与化工 | 双金属MOF催化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在环烯烃空气环氧化中的应用研究 | 夏清华 | 尹国川 | 白璞、孙雨薇、周丹、鲁新环 | 郭枫晚 | 2024/5/18 8:30 | 化院二楼报告厅 |
202121106012112 | 石从兴 | 材料与化工 | 双金属MOF衍生的MNi@C催化剂的制备及在苯基腈类选择加氢的催化应用 | 鲁新环 | 白璞、孙雨薇、夏清华、周丹 | ||||
202121106012133 | 陈嘉 | 材料与化工 | 双金属多孔材料的制备及催化烟酸甲酯选择性加氢/糠醛加氢脱羰基的应用 | 夏清华 | 白璞、孙雨薇、周丹、鲁新环 | ||||
202121106012134 | 陶艺元 | 材料与化工 | 抗黄变型植物油基固化剂的改性/合成及性能研究 | 鲁新环 | 白璞、孙雨薇、夏清华、周丹 | ||||
202121106012135 | 施贝 | 材料与化工 | 分子筛类吸附剂的制备及其氩/氧吸附性能研究 | 周丹 | 白璞、孙雨薇、夏清华、鲁新环 | ||||
202121106012037 | 何思聪 | 化学 | 低温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配方设计及性能研究 | 刘建文 | 罗雯 | 芦露华、徐海兵、李飞、王石泉 | 曾嵘 | 2024/5/18 9:00 | 化院D308b |
202121106012057 | 刘学 | 化学 | 共晶盐在低健康状态锂离子电池回收及再生中的应用 | 刘建文 | 芦露华、徐海兵、李飞、王石泉 | ||||
202121106012120 | 张家豪 | 材料与化工 | 高电压层状钴基氧化物正极材料的改性及在锂离子电池中的性能研究 | 王石泉 | 芦露华、徐海兵、李飞、段俊峰 | ||||
202121106012141 | 李继 | 材料与化工 | 氟化铁作为锂/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及改性研究 | 王石泉 | 芦露华、徐海兵、李飞、段俊峰 | ||||
202121106012131 | 王志伟 | 材料与化工 | BaTiO3基铁电超晶格电学性能研究 | 马志军 | 王世敏 | 王贤宝、何云斌、李江峰、章天金、祁亚军、王多发 | 马志军 | 2024/5/18 9:00 | 曼城联合学院108 |
202023106010003 | MOHSIN ALI | 化学 | 基于芳香亲核取代反应的生物硫醇类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其应用 | 王飞翼 | 袁军 | 陈巍、高玉婷、翁玥、高梦 | 李玢洁 | 2024/5/18 13:30 | 化院D415 |
202121106012022 | 徐俊杰 | 化学 | 高活性Cu@NC材料催化酰氯与炔烃的无溶剂偶联反应研究 | 聂俊琦 | 陈巍、高玉婷、胡泉源、翁玥 | ||||
202121106012061 | 王铭传 | 化学 | 吡啶硼烷络合物催化羧酸直接酰胺化和硫酯化的反应研究 | 张万轩 | 陈巍、高玉婷、胡泉源、翁玥 | ||||
202121106012068 | 卢嘉贤 | 化学 | 含菲并咪唑基的二芳基乙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任君 | 陈巍、高玉婷、胡泉源、高梦 | ||||
202121106012073 | 李荣耀 | 化学 | 基于脱氟环化策略合成含氟杂环化合物的研究 | 马超 | 陈巍、高玉婷、翁玥、高梦 | ||||
202121106012081 | 张宇洁 | 化学 | 2,6-双(1,2,3-三唑-4-基)吡啶钌(II)基有机多孔聚合物的合成及光催化应用 | 聂俊琦 | 陈巍、高玉婷、胡泉源、高梦 | ||||
202121106012082 | 冉玲子 | 化学 | 检测生物体内活性硫有机荧光探针的构建及性能研究 | 王飞翼 | 陈巍、高玉婷、胡泉源、翁玥 | ||||
202121106012083 | 熊丽雪 | 化学 | 硼烷催化吡唑啉酮衍生物的[4+2]环加成反应研究 | 马超 | 陈巍、高玉婷、胡泉源、高梦 | ||||
202121106012058 | 江书强 | 化学 | 电催化天然氨基酸S-O/C-O成键反应研究 | 翁玥 | 赵雷 | 黄吉荣、张华、李焰、卢翠芬 | 王二飞 | 2024/5/18 13:30 | 化院D513 |
202121106012069 | 冯世珅 | 化学 | 基于单电子还原的羰基加成及串联反应研究 | 李焰 | 黄吉荣、张华、卢翠芬、聂俊琦 | ||||
202121106012074 | 高震博 | 化学 | 基于双氰基新型染料生物硫醇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应用 | 王飞翼 | 黄吉荣、张华、卢翠芬、聂俊琦 | ||||
202121106012079 | 曹慧 | 化学 | 电化学下脱氢丙氨酸酯双官能团化反应研究 | 高梦 | 黄吉荣、张华、李焰、卢翠芬 | ||||
202121106012088 | 汪瑞涛 | 化学 | 电化学氧化α-取代丙烯酸酯加成反应研究 | 高梦 | 黄吉荣、张华、卢翠芬、聂俊琦 | ||||
202121106012092 | 孙荣 | 化学 | 电促进的O-P/N-S成键反应研究及其在生物大分子中的修饰 | 翁玥 | 黄吉荣、张华、李焰、聂俊琦 | ||||
202121106012103 | 程常君 | 应用化学 | 沙丁胺醇的新合成方法研究 | 胡泉源 | 黄吉荣、张华、李焰、卢翠芬 | ||||
202121106012105 | 赵兵 | 应用化学 | 分子内电子转移型近红外荧光探针识别ONOO-的机理和构效关系 | 胡泉源 | 黄吉荣、张华、李焰、聂俊琦 | ||||
202121106012108 | 任洁祥 | 材料与化工 | DOPO基高效反应型环氧树脂阻燃剂的研究 | 卢翠芬 | 周建良 | 尹军、陈松、翁玥、张万轩 | 李峥 | 2024/5/18 14:00 | 化院D216 |
202121106012113 | 秦萧聪 | 材料与化工 | 低醛比季戊四醇合成工艺改进研究 | 李焰 | 尹军、黄胜超、陈松、张万轩 | ||||
202121106012118 | 沈可意 | 材料与化工 | 基于硝基苯噁二唑检测生物硫醇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 王飞翼 | 尹军、黄胜超、陈松、张万轩 | ||||
202121106012127 | 何颖杰 | 材料与化工 | 功能化壳聚糖复合水凝胶敷料的制备及其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 卢翠芬 | 尹军、陈松、翁玥、张万轩 | ||||
202121106012128 | 马海龙 | 材料与化工 | 检测生物硫醇和粘度的多通道荧光探针的构建及性能研究 | 任君 | 尹军、黄胜超、陈松、张万轩 | ||||
202121106012140 | 何春虎 | 材料与化工 | 硼烷活化重氮构建多取代烯烃反应研究 | 马超 | 尹军、黄胜超、陈松、张万轩 | ||||
202121106012085 | 李叶 | 化学 | 过渡金属硫化物异质结的合成及其在光电/电催化中的应用 | 吴慧敏 | 张兆威 | 邱国红、梁建功、单长胜、张干兵 | 吴睿哲 | 2024/5/18 14:30 | 化院D308b |
202121106012089 | 曾静 | 化学 | 基于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复合材料的光电化学传感及降解应用研究 | 吴慧敏 | |||||
202121106012115 | 王化森 | 材料与化工 | 水电解析氢镍基催化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吴慧敏 | 邱国红、梁建功、单长胜、张闰扬 | 2024/5/18 16:30 | |||
202121106012021 | 吴慧中 | 化学 | 钴基金属有机框架及其作为前驱体构筑的复合材料用于罗丹明B降解性能的研究 | 王应席 | 郭鹏 | 王磊、温丽丽、李玲(大)、李法宝 | 张驰 | 2024/5/19 8:00 | 化院二楼报告厅 |
202121106012027 | 尤萨莎 | 化学 | 基于双金属MOFs构筑多功能纳米酶及优化乳腺癌治疗的策略研究 | 李玲 | 王磊、温丽丽、柳利、朱文华 | ||||
202121106012051 | 谷依 | 化学 | 含氰基配体用于构建稀土离子钆和镝体系中的不同类型磁弛豫性质研究 | 朱文华 | 王磊、温丽丽、李玲(大)、李法宝 | ||||
202121106012054 | 林芳 | 化学 | 低维锰、锑杂化金属卤化物的结构与光学性质研究 | 王娟 | 王磊、温丽丽、李玲(大)、李法宝 | ||||
202121106012065 | 陈晨 | 化学 | 含噻吩、吡啶及咔唑有机膦卤化亚铜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光物理性质 | 柳利 | 王磊、温丽丽、王娟、王应席 | ||||
202121106012075 | 唐莉红 | 化学 | 金属盐促进的新型[60]富勒烯环化反应研究 | 李法宝 | 王磊、温丽丽、王娟、柳利 | ||||
202121106012094 | 田朗 | 化学 | 成对电催化驱动的1,3-烯炔的氢官能团化反应 | 李法宝 | 王磊、温丽丽、柳利、朱文华 | ||||
202121106012101 | 刘意涵 | 化学 | 基于离子交换法构建四面体金属硫簇复合材料及其“吸附-还原”碘的性能研究 | 张驰 | 王磊、温丽丽、王娟、王应席 | ||||
202121106012028 | 陈威名 | 化学 | 基于APE1响应的核酸纳米器件用于乳腺癌的精确诊断与治疗 | 刘志洪 | 张志凌 | 李春涯、朱成周、王升富、吴康兵 | 梁涛 | 2024/5/19 8:30 | 化院D513 |
202121106012030 | 王劲苗 | 化学 | 可膨胀微针耦合寻址光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其活体内多种污染物的原位监测应用 | 王娟2 | |||||
202121106012031 | 白玉荣 | 化学 | 生物磷酸盐激活的可逆型纳米通道的构建及离子输运性质研究 | 张凡 | |||||
202121106012052 | 卢涛 | 化学 | 高选择性光电化学微传感器用于脑缺血大鼠脑内活性氧检测 | 叶晓雪 | |||||
202121106012086 | 万咏 | 化学 | 基于半花菁敏化稀土发光的近红外二区荧光探针构建策略 | 李贞 | |||||
202121106012093 | 毛振南 | 化学 | 负载 siRNA 的仿生纳米颗粒用于修复血脑屏障 | 毛志强 | |||||
202121106012095 | 胡子骜 | 化学 |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荧光增强效应的microRNA检测 | 刘志洪 | |||||
202121106012096 | 郭智 | 化学 | 基于共振能量转移的近红外二区稀土荧光探针及防伪、信息加密应用 | 李贞 | |||||
202121106012036 | 马康 | 化学 | 多级孔HSZ材料的合成调控及催化线性烯烃环氧化/环氧水合的研究 | 夏清华 | 徐君 | 张泽会、孙启明、张干兵、郭枫晚 | 董志月 | 2024/5/19 13:00 | 化院D415 |
202121106012039 | 魏卓 | 化学 | 若干含氢键供体有机物催化环氧化物与CO2环加成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 张干兵 | 张泽会、孙启明、夏清华、郭枫晚 | ||||
202121106012060 | 付鑫 | 化学 | 镍基催化剂的制备及电解尿素辅助制氢的研究 | 田丽红 | 张泽会、孙启明、周丹、胡玮 | ||||
202121106012064 | 陈蓉 | 化学 | 零维有机金属卤化物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质的研究 | 郭枫晚 | 张泽会、孙启明、夏清华、张干兵 | ||||
202121106012078 | 姚晓雯 | 化学 | 有机功能化镂空沸石固体酸高效催化疏水性有机化合物水合/解反应研究 | 周丹 | 张泽会、孙启明、田丽红、胡玮 | ||||
202121106012084 | 刘子珍 | 化学 | 沸石分子筛高效催化氧化3-甲基吡啶和30%H2O2合成烟酸 | 周丹 | 张泽会、孙启明、田丽红、胡玮 | ||||
202121106012090 | 蒋瑞懿 | 化学 | 铋基催化剂的合成及电催化还原CO2性能研究 | 田丽红 | 张泽会、孙启明、周丹、胡玮 | ||||
202121106012091 | 彭文迪 | 化学 | NiFe LDH基复合催化剂的构建及其电催化水分解性能研究 | 胡玮 | 张泽会、孙启明、田丽红、周丹 | ||||
202121106012098 | 张文婷 | 化学 | 低铱含量一体化电极的设计及全水解性能研究 | 胡玮 | 张泽会、孙启明、田丽红、周丹 | ||||
202121106011996 | 徐紫玥 | 学科教学(化学) | 高中生模型认知能力测评试题开发及水平探查——以“化学反应原理”为例 | 王峥 | 徐晖 | 陈晓华、彭绘文、陈怀侠、党雪平 | 隗兰华 | 2024/5/19 13:00 | 化院D308b |
202121106011997 | 陈雪娇 | 学科教学(化学) | 费曼学习法联合思维导图在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的行动研究 | 陈怀侠 | 陈晓华、彭绘文、王峥、党雪平 | ||||
202121106012002 | 吴露茜 | 学科教学(化学) | 面向职业能力培养的高中化学生涯教育项目式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 党雪平 | 陈晓华、彭绘文、陈怀侠、王峥 | ||||
202121106012003 | 李畅 | 学科教学(化学) | 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化学问题链教学研究——以“化学反应与电能”为例 | 陈怀侠 | 陈晓华、彭绘文、王峥、党雪平 | ||||
202121106012005 | 周劲杰 | 学科教学(化学) | 基于ARCS动机模型培养分类思想的高中有机化学教学研究 | 党雪平 | 陈晓华、彭绘文、陈怀侠、王峥 | ||||
202121106012006 | 金维盼 | 学科教学(化学) | 元素化合物知识建构中聚焦“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的主题式教学研究 | 党雪平 | 陈晓华、彭绘文、陈怀侠、王峥 | ||||
202121106012011 | 孟玉洁 | 学科教学(化学) | 融入跨学科概念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研究——以“结构和功能”为例 | 王峥 | 陈晓华、彭绘文、陈怀侠、党雪平 | ||||
202121106012014 | 倪伟芳 | 学科教学(化学) | 大概念统领的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研究 | 陈怀侠 | 陈晓华、彭绘文、王峥、党雪平 | ||||
202011106010033 | 李晨晨 | 材料制备与测试技术 | 激活型近红外二区稀土纳米探针用于肝脏损伤的可视化监测 | 刘志洪 | 张志凌 | 李春涯、朱成周、王升富、吴康兵 | 梁涛 | 2024/5/19 13:30 | 化院D513 |
202121106012066 | 杨艳婷 | 化学 | 温度梯度法揭示碳点的荧光起源及其形成机理 | 汪航行 | 彭顺金 | 张高文、赵政、张玉红、王甦晓 | 陈朝霞 | 2024/5/19 14:00 | 化院D617 |
202121106012099 | 崔聪聪 | 化学 | 功能性超疏水材料的制备及其在水净化中的应用研究 | 张玉红 | 张高文、张政、汪航行、王甦晓 | ||||
202121106012100 | 罗欣昕 | 化学 | 具有高效光动力/光热效应的锇系配合物的合成及其负载于抗蛋白质吸附纳米载体用于肿瘤治疗 | 王甦晓 | 张高文、赵政、张玉红、汪航行 | ||||
202121106012123 | 胡新州 | 材料与化工 | 新型[60]富勒烯并氮杂双环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 李法宝 | 王磊 | 郭鹏、舒振操、柳利、王应席 | 张驰 | 2024/5/19 14:00 | 化院二楼报告厅 |
202121106012130 | 宋建兴 | 材料与化工 | 新型[60]富勒烯吡咯烷并异吲哚啉酮的合成研究 | 李法宝 | 郭鹏、舒振操、柳利、王应席 | ||||
202121106012139 | 卢思 | 材料与化工 | ZIF-67基复合及衍生材料的类芬顿催化与应用研究 | 李玲 | 郭鹏、舒振操、柳利、李法宝 | ||||
202121106012143 | 房家永 | 材料与化工 | 含两个和三个噻吩环的有机双膦卤化亚铜配合物的合成与光物理性质 | 柳利 | 郭鹏、舒振操、李法宝、王应席 | ||||
202121106012151 | 陈钢 | 材料与化工 | 含N杂环取代苯基双膦及三苯基膦卤化铜(I)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柳利 | 郭鹏、舒振操、李法宝、王应席 | ||||
202121106012117 | 陈丹丹 | 材料与化工 | CuS@Au纳米向日葵在NIR-IIa光声成像和光热治疗中的应用 | 曹宇 | 张志凌 | 李春涯、朱成周、王升富、吴康兵、王鹏、李贞 | 梁涛 | 2024/5/19 15:30 | 化院D513 |
202121106012121 | 张敬伟 | 材料与化工 | 机器学习辅助自动电化学寻址细胞传感阵列的构建及抗癌药物筛选 | 刘志洪 | |||||
202121106012132 | 蔡子睿 | 材料与化工 | 基于有机小分子半导体的光电化学微传感器用于活体脑化学分析 | 叶晓雪 | |||||
202121106012138 | 龚健康 | 材料与化工 | 高特异性ONOO-激活型近红外荧光探针的设计和应用 | 毛志强 | |||||
202121106012144 | 王涵 | 材料与化工 | NIR激发自给电子基柔性可穿戴光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汗液神经肽Y原位监测 | 刘志洪 | |||||
202121106012122 | 陈杰 | 材料与化工 | 纳米阳离子苯丙聚合物乳液的制备及在纸张表面施胶中的应用研究 | 邹其超 | 张高文 | 彭顺金、阮红林、赵政、张玉红 | 陈朝霞 | 2024/5/19 16:00 | 化院D617 |
202121106012126 | 毛林韩 | 材料与化工 | 超疏水三维多孔材料的制备及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研究 | 张玉红 | 彭顺金、阮红林、赵政、邹其超 |
202121106012063 | 王发钰 | 化学 | 基于共轭聚合物/rGO纳米材料的场效应晶体管用于循环肿瘤标志物EpCAM的检测 | 何汉平 | 翁小成 | 刘松梅、李春涯、刘志洪、吴康兵 | 董映兰 | 2024/5/20 15:00 | 化院D513 |
202121106012119 | 黄帅 | 材料与化工 | 新型萘四甲酰亚二胺类侧链功能化有机半导体的合成及其性能表征 | 何汉平 | |||||
202121106012136 | 赵钰兰 | 材料与化工 | 基于电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晶体管阵列检测非小细胞肺癌miRNAs的研究 | 何汉平 | |||||
202121106012146 | 吕恒 | 材料与化工 | 新型磷氮系膨胀型阻燃剂的设计合成 | 何汉平 | |||||
202021106010745 | 王雨晴 | 学科教学(化学) | 基于Rasch模型的初中生“化学观念”核心素养测评研究 | 周立新 | 邓阳 | 邓丽娟、肖建锋、李玲(大)、王娟 | 刘红英 | 2024/5/21 8:30 | 化院二楼报告厅 |
202121106012000 | 叶思雨 | 学科教学(化学) | 基于SOLO分类理论的教材课后习题与高考题对比研究——以有机化学基础为例 | 张修华 | 邓丽娟、肖建锋、李玲(大)、王娟 | ||||
202121106012004 | 董碧霞 | 学科教学(化学) | 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 张修华 | 邓丽娟、肖建锋、李玲(大)、王娟 | ||||
202121106012010 | 张凤姣 | 学科教学(化学) | 以问题为导向的化学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以“有机合成”为例 | 王凯 | 邓丽娟、肖建锋、李玲(大)、王娟 | ||||
202121106012012 | 姚停停 | 学科教学(化学) | 基于STSE情景培养高一学生“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教学实践研究 | 王应席 | 邓丽娟、肖建锋、李玲(大)、王娟 | ||||
202121106012015 | 冯鑫媛 | 学科教学(化学) | 不同选科组合学生的跨学科概念认识现状调查研究 | 李法宝 | 邓丽娟、肖建锋、李玲(大)、王娟 | ||||
202121106011998 | 方淇 | 学科教学(化学) | 基于典籍开发高中化学必修教材实验的实践研究 | 张驰 | 邓丽娟、肖建锋、朱文华、王娟 | 2024/5/21 13:30 | |||
202121106012001 | 鲁莹 | 学科教学(化学) | 高中化学理论性知识作业设计的评价模型研究 | 王娟 | 邓丽娟、肖建锋、李玲(大)、朱文华 | ||||
202121106012007 | 廖瑜景 | 学科教学(化学) | 基于跨学科理念培养高中生“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的研究与实践 | 朱文华 | 邓丽娟、肖建锋、李玲(大)、王娟 | ||||
202121106012008 | 孙幸 | 学科教学(化学) | 基于HPS教学模式的高中化学单元教学实践——以“氯及其化合物”单元为例 | 李玲 | 邓丽娟、肖建锋、朱文华、王娟 | ||||
202121106012009 | 何婧 | 学科教学(化学) | 基于四段式测试的迷思概念探查及转变策略的应用研究——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例 | 李玲 | 邓丽娟、肖建锋、朱文华、王娟 | ||||
202121106012016 | 马博雅 | 学科教学(化学) | 基于科技前沿的高中化学跨学科实践活动设计与实践研究 | 朱文华 | 邓丽娟、肖建锋、李玲(大)、王娟 | ||||
202121106012019 | 邓霞 | 学科教学(化学) | POEE教学策略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应用研究 | 王娟 | 邓丽娟、肖建锋、李玲(大)、朱文华 | ||||
202121106012020 | 郭睿敏 | 学科教学(化学) | 基于化工生产情境促进高中化学深度学习的研究与实践 | 朱文华 | 邓丽娟、肖建锋、李玲(大)、王娟 | ||||
202121106012035 | 沈雷珂庆 | 化学 | 金属有机骨架的疏水改性与痕量酚类物质的固相微萃取与检测应用 | 党雪平 | 徐晖 | 朱泉霏、吴波、陈怀侠、周吉 | 隗兰华 | 2024/5/21 15:00 | 化院D415 |
202121106012045 | 金什琦 | 化学 | 香豆素基荧光探针以及纳米造影剂合成与肿瘤成像研究 | 陈怀侠 | 朱泉霏、吴波、党雪平、周吉 | ||||
202121106012047 | 李忆 | 化学 | 基于AkaLumine的Fe2+发光探针合成与成像应用 | 陈怀侠 | 朱泉霏、吴波、党雪平、周吉 | ||||
202121106012145 | 张巧玲 | 材料与化工 | Cu7Mn2双金属簇纤维涂层制备及其固相微萃取应用研究 | 陈怀侠 | 朱泉霏、吴波、党雪平、王克作 | ||||
202121106012102 | 曾晨 | 化学 | 基于聚芳烃奎宁阴离子交换膜的合成制备与性能研究 | 黎明 | 禾立春 | 黄亮、张海宁、饶静一、周立新 | 马志军 | 2024/5/22 9:00 | 化院D617 |
202121106012077 | 王银莹 | 化学 | 新型二维材料液体分离性能的分子模拟研究 | 赵道辉 | |||||
202121106012106 | 朱子熠 | 应用化学 | 聚芳基奎宁阴离子交换膜的离子交联改性研究 | 马志军 | |||||
202121106012147 | 李泽璠 | 材料与化工 | 几种植物提取物对5α-还原酶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小鼠毛发生长的影响 | 周立新 | 黄亮、张海宁、饶静一、杨旭东 | ||||
202121106012149 | 贺显颖 | 材料与化工 | 改性聚芳烃奎宁基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黎明 |